• 网站首页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站内搜索:

    老中青少均患上春节节后综合症 怎么破?

    假期严重余额不足、挥泪告别亲朋好友、春节回家的年度大戏剧终……丁酉鸡年的奋斗史由此掀开。节后的两三天时间里,记者发现朋友圈的老中青少都在吐槽,不同程度地出现提不起精神,无法安心,做事效率低,睡眠、饮食规律打乱等症状,严重的还出现了不明原因的疼痛、恶心、焦虑、厌食等。重新恢复的正常、清静日子,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些种种春节节后综合征呢? 

    朋友圈吐槽之吴爸爸 留守在家乏亲情缺关爱

    大年初六,假期尚未正式结束,儿子儿媳带着宝宝和吴妈妈提前一日去江苏丈母娘家,女儿女婿也因即将开工早一日回家调整。送别之际,心细的老伴儿发现,吴爸爸似乎出现了些许情绪。据吴妈妈说,每逢春节、国庆等假期,热闹团聚之后他总是免不了失落伤感。自己平时都在上海帮忙带孙子,留下70岁的吴爸爸一个人在家。虽不愁吃穿,但他看着左邻右舍都成群结队、热热闹闹的,总免不了叨叨。这不,我们还没上高速,吴爸爸就在朋友圈转发了一条视频《留守老人这样过年,看哭!》。

    每当假期来临,吴爸爸都盼望着儿子女儿早点回家,忙前忙后料理家务,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厨房整理得井井有条,早早地给孙子外孙女准备好吃的。

    儿子想过把吴爸爸接到上海和妈妈一起带孙子,可老父亲总归不习惯,没住满一月就自个儿回来了。女儿工作忙住的远也只能假期抽空回家探望,偶尔回家看到偌大的房子爸爸一个人、一碗酒、一个菜,心里真的特不是滋味儿。

        老人难以适应突然恢复的清静日子,这是节后综合症的典型症状,市二院老年保健护理院一病区主任刘晓波建议首先自身要注意调节好心态,增强心理上的自立程度;生活上锻炼自己的自立能力;并且注意锻炼身体,学习新事物,跟上时代步伐,寻找一些诸如下棋、钓鱼等等精神寄托的方式,鼓励老年人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社会活动。再则,子女应稳固架牢亲情沟通的桥梁,时刻不忘与父母联系,关心其身心健康。维持社会关系对于促进老年人的社会心理幸福感和身体健康至关重要,适当的社会互动和交往能促进情绪健康,提高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
     

    热线主角儿之廖大妈  半夜失眠没胃口心慌难挡

    记者了解到,春节过后,市区各类心理咨询等援助热线以及相关诊室,中老年人成了“主角儿”,尤其是以50岁上下的女性为主,廖大妈便是其中一位。

    据廖大妈反映说,自己之前睡眠不算好但还勉强一天可以说56个小时。这年刚过,就整宿整宿地不会睡胡思乱想,白天打不起精神,没有胃口,感觉心脏都不好了。

    “今年女儿新婚,因为婚姻的的选择要到另外一个城市,过年也没几天在家。几次看她妈妈偷偷抹眼泪。”带着廖大妈来看失眠专科门诊的廖大伯说道。

    其实这些躯体上的胃口差、疼痛、心慌等反应都是受心理影响的。由于初体验“节后空巢”的感觉,一时间很难适应。失眠专家王卫平认为,与老年人相比,中年人在生活上的困难不大,但是,心理压力会更大。如果调整不当、不及时,极易引发抑郁症或是焦虑症。在这种情况下,十分需要家庭成员,尤其是另一半的关爱;再则可以学习新技能,通过短信、微信和微博等新兴社交方式和子女等亲朋好友联系沟通,以此扩大自己的朋友圈。

    王卫平还说,中老年人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不够,新的兴趣爱好难以接受,导致的抑郁焦虑,睡眠障碍较多,老年人在失去老伴后的两年内,死亡率也大幅度提高。家人朋友应及时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给予积极支持。

    80后二胎妈妈年后复工 又双叒叕上班啦

    80后二胎妈妈赵女士这新年可是忙坏了,同学聚会、走亲访友、外出郊游,一家人很是热闹,赵女士总是第一时间更新自己的微博状态,要么游山要么玩水,要么啃大虾要么捧鲜花,什么小清新、重口味都带着两娃上镜,还不忘调侃道:上镜一分钟,亲朋好友齐用功。的确,春节假期,亲朋好友全部歇业在家,一双儿女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着,根本轮不到自己动手了。

    可没想到,24日,正月初八,赵女士去自己经营的工作室准备开工上班,整个人却提不起劲儿了,莫名其妙地就产生一种厌倦的情绪。对此,赵女士还发了一条微博:“又双叒叕上班啦……”加上一个抓狂的表情,“说真的,一个人出来创业打拼,心里还是会想着家里这小的。春节各种玩、吃、喝,回到工作室,环境更迭太快,看着一脸的痘痘,宽了一圈的腿和腰,整个人内心狂热却行为麻醉的状态,和之前打了鸡血般忘我的工作状态没法比,加上又添了老二,父母如此年长还须帮我带娃;丰盈的梦想与骨感的现实差距瞬间拉大了,情绪上出现抑郁的感觉。”赵女士袒露心声。                    

    像赵女士这样原先忘我工作状态的人,经过坐产休息,又遇春节假期,整个人处于一种放松状态,节后一下回到工作岗位上后出现了适应不良,觉得自己不能重新回到原来的工作状态,继而产生失落感,出现了一些抑郁情绪。针对这些现象,市二院心理科主任赵俊雄建议:首先要让赵女士自己意识到这是一种适应不良现象,并不是自己变得没有用了,重新树立信心。第二,接受自己现在的状态,给自己一定的时间,慢慢去适应工作。第三,合理安排工作、带孩子与娱乐活动的时间。最后,需要家人、朋友、领导的理解,对赵女士多一些鼓励,帮助她恢复信心,让赵女士适应新生活,重新成为一个工作家庭两不误的快乐妈妈!

    节后孩子抗拒做作业和上学 承受身心落差

    “节后综合征”不仅仅是上班族和中老年人的“专利”,热热闹闹的春节过后,生活突然寂静下来,爸爸妈妈们又要上班去了,而我们的孩子们又要开始进入正常的学习生活,甚至要面临与亲人分离,很多孩子会无所适从,他们会不想吃东西,会睡不着觉,会发脾气,会不愿做作业……

    小毛今年5岁,正月初六,从农村老家回到了市区,一到家就撅起了小嘴问:“妈妈,我想爷爷奶奶了,我想丫丫姐姐了,明天你们是不是又要上班了?是不是我睁开眼睛你们已经不在了?我和谁玩呢?我想和爷爷奶奶在一起……”

    晚上睡觉,原本9点就入睡的小毛迟迟不肯闭上眼睛,拉着妈妈起来看书,说:“妈妈,你明天能不能不去上班啊,带我出去玩一天。”一听不可以,就生气一个人睡小床去了,爸爸蹑手蹑脚去观察,直到11点才睡觉。

    “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安慰他,因为都要进入工作状态了。之前假期过后不会有如此反应,这么小的孩子不至于有节后综合征吧?”小毛妈妈一脸的困扰。                                 

        每逢放假,特别是春节假期,孩子们会随着家长们走亲访友,或是外出旅游,生活丰富多彩,会受到亲戚朋友们的多方关注,在哪里都是焦点,父母会满足他们的各种愿望,可以远离繁重而枯燥的学习。一旦假期结束了,一切热闹和被关注成为焦点的感觉就消失了,孩子会对这种突然从闹变静的状态非常不适应,所以我们父母在这时要更有耐心的陪伴我们的孩子,帮助孩子们完成分离焦虑,慢慢地让他们适应正常的作息时间,可以和孩子一起对假期做一个总结,一起憧憬下一个假期。当然父母们还要合理安排孩子的节后饮食,以及适当的体育锻炼,让我们的孩子能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得到适当的调整恢复。市第二医院儿童心理专家王晓蓉建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