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站内搜索:

    1500个小时,让我的生命更有厚度

      不知不觉1500个小时了!回望过去的点点滴滴,感慨涌上心头……

      我是金华市第二医院的工作人员,也是一名志愿者,我叫吴旭丹。我有个习惯,每天会打开志愿汇App关注志愿服务动态,前不久发现自己的志愿服务时间已累计达到1500个小时,即将成为五星级志愿者,这也是志愿汇里的最高等级。

      我快50岁了,10年前开始接触志愿服务,志愿汇签到打卡是从2017年开始的。我跟着团队给有需要的人提供志愿服务,由此生活过得更快乐、充实。1500个小时在我近50年的岁月里其实很短暂,但其厚度足以让我感到温暖。

      助人中收获快乐

      第一次听说志愿者这个称呼是在2009年。当时,我在医院的老年科做护理员,最多的时候要负责3个病房,很是辛苦。那一年,金华红十字志愿者工作委员会在我院宣布成立,后来每周五都有志愿者过来帮忙。

      这些志愿者年龄在30~50岁之间,好多是从单位调休出来做志愿服务的。他们帮我一起给病人送检,还给病人理发,陪他们聊天,既帮助了病人,也减轻了我的工作压力。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志愿服务的奉献精神。

      慢慢地,我也想加入这个无私奉献的团队。起初,我参与无偿献血宣传和造血干细胞采集等志愿服务工作,一趟趟开车下乡看望村里敬老院的老人,还带着儿子一起在春运期间维护火车站的候车秩序。

      早些年,临开车前两个小时才能进入候车室候车。冬天的室外特别冷,春运的候车大潮里,有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拎着行李的妈妈,也有互相挽着胳膊缓慢行走的老人。我们穿着红色的志愿者马甲,给他们泡姜茶,帮他们拎行李。一晚下来,腰酸背疼,大冬天身上还冒出了汗。那时儿子还小,我问他累不累,他抬起头对我说:“妈妈,我觉得在火车站当志愿者很开心。”

      看着儿子兴奋的脸庞,我心里一阵暖。做志愿者,看似在帮助别人,其实自己也在收获快乐和成就感。

      光有一颗助人之心还不够

      做志愿者,是为了帮助别人,可有时也会有无助感。

      最近,我又在朋友圈发“小广告”了,是金华市小脚丫公益基金会的爱心助学项目,已开展25个学期了。正是参与这个项目,让我体会到做志愿服务的规则意识。

      我们要先征集有需要的中小学生,再根据提供过来的名单一一核实孩子的家庭情况,符合条件的孩子将获得助学金。

      在一次走访中,我们来到小葛(化名)同学的家,这户人家因病致贫。一间简陋的平房,家具陈旧,屋顶还有破损。当天下着大雨,屋子里下着“小雨”。

      “阿姨,您好。”小葛有一个姐姐,正在上初中。看到我们进来,她落落大方地打招呼。虽然身处困境,小姑娘脸上依旧有着光彩,这让我心生欢喜。看了姐姐的作业本和成绩单,我才知道她的学习成绩也不错。

      我当即提出,不仅要资助小葛,也要资助姐姐。“不行。根据基金会的流程和规定,姐姐并不符合资助条件。”团队负责人否定了我的想法。

      “如果不资助姐姐,我就不干了!”也不知道哪来的火气,我闹起了脾气。事后,我慢慢意识到那天我过于感情用事,提出了超过志愿者范畴的诉求。

      在志愿服务中,光有一颗助人之心是不够的。后来,服务范畴也在我们的努力下得以扩大,其中新增一条:在走访过程中发现突然遭遇困境的学子,可申报成为“救急难”,特事特办。

      珍爱生命 致敬行善者

      通过考核,今年8月我正式成为一名院前急救志愿者。念出誓词时,我很激动:“我是一名院前急救志愿者,我要保持对人类生命的最大尊重,学习急救知识,传播急救技能,每天24小时,时刻准备着,志愿救助他人生命。”

      心脏骤停4分钟被称为“黄金4分钟”。长期以来,我和志愿者伙伴奔走在学校、企业、社区和高铁站等地,科普心肺复苏和AED等救命技能。每次看到大家仔细听讲解、认真练习的样子,我就很有成就感:多一个人掌握急救常识,就有可能在关键时刻挽救一个生命。

      去年年底,我参与了另一个很有意义的项目——“致敬行善者”,致敬的是“因为无私(舍己)付出、疾病、意外、年老等原因身陷困境的个体行善者”。

      该项目由深圳市建辉慈善基金会发起,金华市小脚丫公益基金会是金华市的执行方。兰溪、浦江、磐安……近一年来,我们的志愿者团队奔走在八婺大地上,好人好事不断涌现:“浙江好人”刘汉青,一名环卫工人,腿有残疾,却做了40年的好事;“浙江省道德模范”羊耀周,以种菜为生,以卖菜所得资助了8名大学生;“金华好人”倪俊明,身患尿毒症,依旧坚持帮助孤寡老人和抗战老兵,7年服务时长超过6000个小时……

      我们一一筛选走访,给予他们定期的节日慰问、长情陪伴、生活补贴和其他所需的支持。谁都有碰到困难的时候,他们曾无数次向别人伸出援手,现在他们也需要帮助了,我很荣幸能助一把力。

      我很喜欢“致敬行善者”项目书里写的:支持困境中的个体行善者可以激发更多社会人士成为行善者,长期、无私、主动帮助他人,这将激发并增进整个社会的行善意识和行善行为,进而建设一个人心向善、人人向善的美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