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站内搜索:

    用真心换老人开心|“能在这里养老,我觉得特别幸福”

      季节变化之时,正是老年病高发期。近日,在金华市第二医院老年保健护理院,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脸上挂满笑容。为了预防老年病,医护人员不仅提前做好各项防护工作,还在方方面面的细节上考虑周详,让住在病区的老人幸福感满满。“能在这里养老,我觉得特别幸福。”老人们由衷感慨。

      医养结合 成为病人的“亲密战友”

      今年99岁的尚秀荃,是一名抗战老兵。2017年5月,他因阿尔茨海默症住进二院老年科四病区。

      说起这位病人,四病区主任俞波很感慨。“因为老年痴呆,患者几乎把所有东西都忘了,连子女的名字都想不起来。可他却不愿躺在床上,总是反反复复喊着要工作、要战斗。”老人对革命的热情与坚定的意志,感染了病区里的医护人员,但这也让日常养护成为新挑战。

      “老人的思维还停留在战火纷飞的岁月,总想重回一线,医生家人谁都劝不动他。”俞波告诉记者,他们通过漫长的摸索,才渐渐找出与老人相处的模式。“老人是山东人,当年随革命队伍南下金华,很多年都没有回过家乡,我们猜测老人会想家。医护团队里一位来自河南的护士,因河南话与山东话相似,她便每天抽出时间用家乡话陪老人唠嗑。渐渐地,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有了这样的基础,老人与医护人员之间的心一天天拉近。如今,通过一定程度的情景模拟,医护人员会化身老人的亲人、战友,来督促他接受治疗。“我们都爱喊老人尚书记,每次我都会半开玩笑地和他说,尚书记,在部队里你是老大,但在病房里我是老大,现在我给你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安心养病,这样才能早日回去战斗。用这样的交流方式,老人特别听劝。”

      像尚秀荃这样的老人,并非个例。俞波告诉记者,四病区主要收治“失能失智”的老人,对于这些特殊的患者,做好肾功能、心肺功能等一系列身体上的治疗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做好病人心理上的抚慰,给予病人足够的尊重。

      “失能失智的老人往往很自卑,他们最希望被当作正常人对待。”俞波告诉记者,为做好这些老人的养护,他们科室总结了三个关键词:尊重、微笑、重复。

      所谓尊重,便是将病人和自己放在平等地位,以家人和朋友的角度劝解老人接受治疗。同时,医患们也时刻保持微笑,哪怕病人因为精神异常出现攻击行为,医护也选择用笑容面对。“对于部分有精神疾病的老人,他们大多因紧张、害怕才会出现攻击性行为。如果你以医生护士的口吻去劝解,只会加剧他们的紧张,所以你要微笑着跟他们说,鼓励他们,才能让他们放松下来。”

      最后一个关键词是重复。“一句话讲三遍,已经成为我们老年科的工作习惯。”俞波笑笑说,对于失能失智的老人,要不厌其烦一遍遍重复,才能加深他们的记忆。在四病区,为了让老人们能自己找到厕所、厨房,医护们会设置地标、玩偶等,并一遍遍重复。“看到小熊就是厕所了。”这是医护人员最常说的一句话。有时为了一个病人,他们会将一句话重复400多遍。

      在其他老年科病区,医护人员也会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送上关爱:遇上传统节日,医护人员陪着状态好的老人做绿豆糕、香囊等;天气热,给每位老人送上一碗绿豆粥;怕老人寂寞,买益智玩具送到病床前……常有家属为此给医护人员发感谢信息。

      中西合璧 辨证施治缓解老人吃药之苦

      二院老年科七病区,是一个主打中西医结合的特色病区,因为提供辨证论治、个性化的中医治疗,每天都有大批老年患者慕名前来。

      安神药本该有镇静安神、缓解焦虑的疗效。最近,87岁的徐奶奶一家却为这小小药片伤透了神。徐奶奶的女儿说:“我妈最近一段时间精神异常亢奋,白天早醒,在家里走来走去;夜里入睡困难,整个人脾气也变差了。”心系母亲健康的她第一时间前往医院,为其配来安神药与镇定药。没想到不吃还好,一吃又出现了新问题。“也不知是抗药性还是什么原因,为了保证睡眠,老人的药量越吃越大,还出现了疲劳、乏力等副作用。这样长久下去,肯定会影响健康。”徐奶奶的女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带徐奶奶来到七病区,看看有没有特色疗法。病区主任、医学博士周扬为老人接诊,并为老人定制了一系列中药足浴、夜间穴位贴敷的安神疗法,既保证了老人的睡眠,又摆脱了药物带来的乏力感。对此,徐奶奶非常满意,并坚持要长期调理。

      84岁的许爷爷是一位老年便秘患者,常年使用两种以上药物通便,对药物依赖性极大。如今随着药物疗效越来越差,家人急得团团转,因为长期便秘会增加心室压力,很可能引发心衰,而许爷爷的心脏本就不太好。试用七病区的便秘贴后,许爷爷只用三天时间就摆脱了药物通便,免除了一直以来的吃药之苦。

      “中西医结合是我们病区的特色,相比于常规的协定处方,我们科室会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辨证施治,提供个性化治疗,在睡眠问题、腰腿疼痛、急性关节炎、老年腹泻、肺部感染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同时,针对部分体质虚弱,不能手术、不能耐受手术、不能耐受西药的老人,我们可以让中医治疗起到主导作用,通过中药扶正祛邪的效果,提高老人身体素质,摆脱吃药之苦。”

      真心的付出,换来了病人的真情回报。七病区虽然开科不到一年,却已与许多患者及家属结下不解之缘。“你有注意到我们护士台上那束插花吗,是一位患者家属每周风雨无阻送来的,坚持了近一年。她有插花这个爱好,又感激我们一直细心照看她父亲,所以每次插花时都会多备一份,专程送来我们科室,既美化了病房环境,又给患者带来了芬芳。对我们医护人员而言,家属的这份信任,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周扬说。

      康复治疗 上门服务给予老人更大方便

      “自新冠肺炎疫情开始,我们老年康复科迎来了新挑战。以前是患者集中前来康复中心进行康复治疗,现在改为我们治疗师和医护们上门,到病床前为老人们服务。”老年康复中心负责人刘建英告诉记者,新的一年,康复中心平均每一位治疗师都比往年忙了数倍,但为了给予患者更大方便,他们无怨无悔。

      刘建英给记者看了一份康复中心的工作表,上面记录着3病区35位老人一天的康复治疗量,基本上每位老人都有2~4个项目。既有肩、颈、腰、膝等部位的按摩,也有电针、气压治疗等特色项目。“平均一个康复项目耗时在20分钟以上,加上我们人手有限,平均每个病区只分到两三名治疗师与医护,可以说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每位治疗师都忙得连轴转。说不辛苦是假的,但这样的辛苦有价值。”

      真心的付出,也创造了许多康复上的奇迹。80岁的宗奶奶是一名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这是一种会导致重度肌无力的疾病。曾有某大型医院诊断,宗奶奶肯定站不起来了,下半辈子都得与轮椅为伴,但是宗奶奶和她的家人不愿意放弃,他们找到二院,希望康复科能为其进行康复治疗。为此,刘建英与科室为宗奶奶制订了一天6个项目的康复计划,囊括运动、作业、激励训练、器械、理疗、低频电刺激等内容,经过三个月的时间,宗奶奶一家联合二院医护人员创造了康复学上的奇迹,宗奶奶不仅重新站立,生活也恢复到完全自理的水平。

      “送服务进病房,对我们治疗师的体力而言是一个比较大的考验,但想到能服务更多卧床不起的老人,更广地普及康复项目,我们就充满了动力。”

      “以老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代子女尽孝心,为社会献爱心”这是市第二医院的服务宗旨,医护人员的所作所为充分体现了这一宗旨。他们真心的付出,让老人们露出了幸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