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站内搜索:

    泪目!高墙内的心灵捕手,特殊“战士”的特别铠甲

      站在职业光环下,我们往往会被光芒眩晕到看不真切。

      但当我们面临极限挑战时,信念的力量就会得到最完美的诠释。

      疫情期间,连续上班七十多天的应翔和他的同事们,作为金华市第二医院监管病区的医生和护士,经历了漫长而又紧张的职业挑战。

      方寸之地成为他们治病救人的战场。谁能想象一天24小时,只能在十几平方米的房间内,为治疗特殊的病人而奋斗。这时,家人在身边的慰藉、外界的喧嚣与他们几乎隔绝。这样的工作,挑战的不仅仅是医生的技术,更是一场心灵和精神上的考验。

      仿佛能触碰到他们的内心

      3月初,经过14天严格的隔离措施后,应翔一头扎入了监管病区工作的,一直到5月17日他才见到了自己心爱的妻子和女儿。

      连续这么多天的封闭式工作,应翔回忆起来时,疲劳、痛苦、兴奋、欣慰,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我们治疗的都是服刑人员,疫情期间,紧张的情绪不可避免,对我们来说挑战肯定是大的。”应翔说。有一次,一名看起来还算和善的病人非常配合他的治疗,但是就在完成治疗后,病人毫无征兆地突然一拳打在他身上。

      “事后这名患者又来道歉,说自己受不了压力,太苦闷了。我的心情也如过山车一般。我当时感到非常委屈,但是第二天的治疗还是要照常进行。”

      护士汪燕翔说,凌晨起来照顾个别情况较为严重的病患是家常便饭,但这和普通的医院情况完全不一样。病人们的不理解,或者情绪失控的现象,往往是突发的,让人猝不及防。

      封闭的环境,高强度的压力,应翔慢慢地体会到了病人的痛苦。

      “有名病人半夜腹痛却怎么也说不清楚,后来我检查发现他一切正常。经过详细了解后,他才说,自己想家人,因为疫情,家人都没有来看他,心里难受。我就试着为他做了一些心理疏导。我在医院本部当过心理科的医生,算是驾轻就熟。”

      时间久了,应翔慢慢能触碰到这些病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他们很特殊,但绝对不是不可理喻,没有无缘无故的伤痛。作为医生就要对他们更有信心。不说完全走进他们的内心,起码能了解他们和常人不同的苦楚。那样对治疗很有帮助。”

      做彼此最坚硬的铠甲

      应翔和护士汪燕翔、卢科,他们在监管病区里是无话不谈的战友,他们彼此有一个默契:不要把对家人的想念挂在嘴边。

      在病区内,外界交流基本隔绝,换一个病房都要经过复杂的手续。三名战友,要见面并不容易。但他们之间的默契,却是一种职业共鸣带来的共情。

      “我在里面几乎不敢去想念儿子。”护士汪燕翔看着儿子摸她的结婚照喊妈妈的照片,说不出更多的感慨。汪燕翔说,回家后,老公告诉她,儿子每天都喊妈妈快回来,眼泪就忍不住掉下来了。

      应翔说,每个人都想念亲人,当时在得到要长期留守的指令后,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我们只能把思念藏在心底,不提家人也是为大家好,不然真怕情绪会控制不住。

      对家人的思念,长时间工作的疲劳,他们会通过相互调侃聊天来缓解压力。有时工作压力太大实在扛不住,就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分担工作任务。

      亲人不在身边,穿着白大褂的同事,大家就相互做彼此最坚固的铠甲。在这三名常驻监管病区的医护工作者看来,这场挑战已经不仅仅是医疗技术的问题,更是一种信任。